雷火官方产品
小型装载机,山东装载机
6月1日,在榆林市府谷县黄河边的下沉式公园里,绿树摇曳、飞鸟翱翔,与波光粼粼的河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在陕北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奔腾的黄河滋养着沿河两岸百姓。保护好母亲河流域生态环境成为各级政法机关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榆林两级人民法院严格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积极地推进黄河“几字弯”地区一体化司法保护,筑牢黄河生态保护司法屏障,助力黄河中上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4年以来,榆林市法院系统一审受理环境资源案件1211件、审结993件。
府谷县是黄河入陕第一县,不仅担负着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重任,还承担着保护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的使命。
近日,府谷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失火案。府谷县黄甫镇村民王某在玉米地抽烟时,将未完全熄灭的烟头丢弃在地畔的杂草丛内引燃杂草,继而引发森林火灾。经林业部门鉴定,过火林地总面积131.43亩,各类林木死亡2023株,造成经济损失11.3万余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失火罪,结合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年。
“对毁坏林田、非法采砂、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严重破坏黄河生态的行为,我们从始至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严惩重罚。”府谷县人民法院黄甫法庭庭长刘海平说。
黄甫镇地处府谷县东北部,是黄河入陕第一湾所在地。2023年1月31日,府谷法院在黄甫法庭加挂环境资源保护法庭牌子,受理全县所有涉环境资源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这也是榆林市首家获批加挂“环境资源保护法庭”的基层法庭。
环境资源法庭成立以来,将绿色原则贯穿生态环境审判全过程,坚持惩罚与修复并重、固碳增汇并举,先后建设了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司法修复基地,切实打造预防、惩治、修复、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生态环境“防护墙”。2024年4月,黄甫法庭在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开展了首次异地补植复绿生态修复活动,让昔日光秃秃的沟壑梁峁披上了新绿。
“对于污染类案件,我们大家都希望把一份份判决书变为播撒绿色的种子。”刘海平说。
2023年10月,被告人葛某在未经行政主任部门许可的情况下,雇用挖掘机、翻斗车在府谷县境内黄河支流板兔川河河滩共计开采煤炭478.78吨。经勘测,葛某非法采矿改变了河滩内土地状况557.3平方米,严重损害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2024年5月31日,府谷法院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在案发地府谷县老高川镇李家石畔村开庭审理此案,当地村民代表旁听了审理过程。庭审中,被告葛某自愿认罪认罚,愿意积极承担环境修复责任,并表示将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法规,以自身案例教育、监督身边的人。
榆林法院积极地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建设,确保环境司法理念在不一样环境资源案件中得到贯彻落实。榆林中院有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全市法院已实现环境资源审判“三审合一”审判团队全覆盖,并在神木、定边、靖边、绥德、佳县等法院分别挂牌矿区修复、水土治理、红色资源等特色环资巡回法庭,着力提升环境资源案件综合性、专业化审判能力。
榆林中院还出台了《关于为榆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建议》《关于为加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建议》等,为司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方向、目标、路径。
6月5日,陕、甘、宁、晋、内蒙古5省(区)毗邻地区中院签署了古脊椎动物化石司法保护协作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资源共享、沟通联络等机制,为推动黄河流域自然遗迹与人文遗迹一体化保护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黄河“几字弯”地区有着相同的自然禀赋、历史背景和文化、风俗习惯,流域内人民法院肩负着守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共同职责与使命。近年来,榆林法院积极携手陕、甘、宁、晋、内蒙古等地法院,共同奏响黄河司法保护“大合唱”。
山西省临县人民法院与陕西省佳县人民法院联合签署《环境资源审判框架协议》;
陕、甘、宁、晋、内蒙古5省(区)7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跨省环境资源审判框架协议,共筑黄河生态保护司法屏障;
榆林中院与渭南、延安中院联合签署护航黄河中游生态保护《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合力构建晋陕大峡谷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
榆林市靖边县人民法院与横山区人民法院就芦河流域环资审判协作建立框架协议,合力为保护黄河贡献法院力量;
榆林法院立足区域环境资源审判特征,不断深化内外协同,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了省内联动、对岸协作、跨省跨区域协作机制,汇聚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合力。
同时,榆林法院持续加大对黄河水系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惩治破坏生态安全犯罪,促进绿色用水,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榆林法院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坚持罪刑相适应原则,妥善处理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各类案件;创新生态环境修复执行机制,通过认购碳汇林、补种复绿、劳务代偿、第三方治理等替代性履行方式,实现“异地修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的生态效果,助力生态修复。
在陕北高原上,榆林法院用实际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法治防线,让黄河安澜山川秀美的愿景成为现实。